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大龙推文 > 其他类型 > 金军围朝,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!结局+番外

金军围朝,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!结局+番外

天官青龙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白时中一副担心的模样,高声道:“必须刹住这股风气才行,否则长此以往,武人就会再度疯狂。”岳飞听得怒火直冒,疯狂你老母啊。武将们浴血疆场,赤胆忠心。哪有疯狂?可是,岳飞却没有开口,因为他胡乱插手,容易打乱官家的计划。赵桓不急不躁道:“朕让岳飞去训练禁军,他只是内殿直都指挥使,没有朕授予的特权,他怎么能服众呢?”“所以,朕早早就授权,让他先斩后奏。”“恰是如此,朕才知道高铁、柳盛和王蟒等人的事情。朕不想扩大事情,全了君臣的恩情。”说到这里,赵桓脸色森冷,继续道:“可惜有人不知足,既如此,朕只能按规矩办事,不能再徇私。”白时中面颊抽了抽。官字两个口,随便怎么说。而皇帝一张嘴,言出法随。皇帝给岳飞打掩护,白时中一时间找不到理由去反对,连忙朝...

主角:赵桓朱琏   更新:2025-03-26 14:58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桓朱琏的其他类型小说《金军围朝,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!结局+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天官青龙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白时中一副担心的模样,高声道:“必须刹住这股风气才行,否则长此以往,武人就会再度疯狂。”岳飞听得怒火直冒,疯狂你老母啊。武将们浴血疆场,赤胆忠心。哪有疯狂?可是,岳飞却没有开口,因为他胡乱插手,容易打乱官家的计划。赵桓不急不躁道:“朕让岳飞去训练禁军,他只是内殿直都指挥使,没有朕授予的特权,他怎么能服众呢?”“所以,朕早早就授权,让他先斩后奏。”“恰是如此,朕才知道高铁、柳盛和王蟒等人的事情。朕不想扩大事情,全了君臣的恩情。”说到这里,赵桓脸色森冷,继续道:“可惜有人不知足,既如此,朕只能按规矩办事,不能再徇私。”白时中面颊抽了抽。官字两个口,随便怎么说。而皇帝一张嘴,言出法随。皇帝给岳飞打掩护,白时中一时间找不到理由去反对,连忙朝...

《金军围朝,朕从东京成开始北伐!结局+番外》精彩片段


白时中一副担心的模样,高声道:“必须刹住这股风气才行,否则长此以往,武人就会再度疯狂。”

岳飞听得怒火直冒,疯狂你老母啊。

武将们浴血疆场,赤胆忠心。

哪有疯狂?

可是,岳飞却没有开口,因为他胡乱插手,容易打乱官家的计划。

赵桓不急不躁道:“朕让岳飞去训练禁军,他只是内殿直都指挥使,没有朕授予的特权,他怎么能服众呢?”

“所以,朕早早就授权,让他先斩后奏。”

“恰是如此,朕才知道高铁、柳盛和王蟒等人的事情。朕不想扩大事情,全了君臣的恩情。”

说到这里,赵桓脸色森冷,继续道:“可惜有人不知足,既如此,朕只能按规矩办事,不能再徇私。”

白时中面颊抽了抽。

官字两个口,随便怎么说。而皇帝一张嘴,言出法随。

皇帝给岳飞打掩护,白时中一时间找不到理由去反对,连忙朝王时雍点了点头。

王时雍刚攀附上白时中,表态道:“岳飞杀性巨大,必须谨慎处置。他现在忠心,能保证未来忠心吗?官家,王莽谦恭未篡时啊!”

赵桓直接道:“岳飞的忠心,如丞相忠于昭烈帝,朕深信不疑。”

此话一出,文官皱眉。

皇帝越是信任岳飞,就越不能放任。否则又是一个狄青,更是文官的大敌。

王时雍再度道:“官家,必须防范于未然啊。”

赵桓眼中掠过冷色。

王时雍这老狗,真的是想上山了。

如果不是人才的储备不足,到处都是投降派,他无人可用,他早就拿掉王时雍。

看王时雍急着投胎的样子,该抓紧人事上的调整,解决王时雍的问题了。

岳飞看在眼中,不再退让了。

他一步跨出,扑通跪在地上,叩头道:“臣对天起誓,以山河为证,日月为鉴,岳飞此生此世忠于官家,忠于大宋。”

“如违此誓,我岳家男儿代代为奴,女子世世为娼。”

“我岳飞,天地共弃之。”

哗!!

大殿中一片震惊声。

文官们看岳飞的眼神,充斥着不可思议。

岳飞是狠人啊,竟然发这样的誓言。

虽说有司马老贼在洛水放了个屁,脏了誓言的神圣性,可是经历唐朝的大一统,宋朝也稳定一百多年,已经不再是礼崩乐坏的局面。

誓言,有极大约束力。

岳飞的誓言,更凸显出岳飞的忠心,白时中和王时雍等人尴尬了,他们是不敢发誓的。

怕遭雷劈。

赵桓走到岳飞的面前,托起岳飞道:“岳卿的赤胆忠心,朕深信不疑。”

岳飞眼中含泪,官家提携他、重用他,更信任他。

得此明君,是他岳飞的幸运。

君臣相得的场景,让白时中、王时雍等人难受,尤其东宫老人出身的耿南仲心中更不爽。

他才是官家最信任的人。

耿南仲不甘心,立刻道:“高铁和柳盛等人被杀,实属咎由自取。”

“他们死了,军队却乱了。”

“禁军没了人负责,人心浮动,所谓的训练更是乱作一团。这样的禁军,还怎么抵御金人呢?”

“臣建议,安排一个德高望重的文官,去负责禁军的训练,重塑禁军风骨和风气。”

此话一出,引得众人附和。

唐恪表态道:“岳飞太年轻了。正所谓嘴上无毛,办事不牢,得老成持重的人才行。”

王时雍道:“请官家三思。”

吴敏是单纯的担心殿前司动荡,提醒道:“官家,臣建议去禁军营地看一看。”

白时中眼中掠过冷光,补充道:“禁军紊乱,身为殿前都指挥使的王宗濋,也逃不脱关系,也要处置。”


赵桓嘴角一抹笑容绽放,说道:“你主战,所有人都主战了,自然要捐钱。你们不捐钱,朝廷哪有钱备战呢?”

李邦彦哭丧着脸道:“臣一贯大手大脚,每个月领取的俸禄都花完了,全靠家中的积蓄过日子,拿不出钱。”

白时中连忙道:“臣也一样。”

吴敏是拥立赵桓的人,也愿意支持:“官家备战,臣没多少能力,愿意拿出三千两银子,支持官家抗金。”

此话一出,李邦彦立刻瞪眼。

吴敏却不管李邦彦的眼神,大家不是一个派系的。

你管我?

徐处仁性格刚直,也忧心国事,表态道:“臣支持官家,捐五千两银子。”

何栗是主战派,对备战求之不得,掷地有声道:“臣回家就卖字画和良田,三天内,为官家筹措三万两银子。”

赵桓笑道:“都说大宋的文官是软骨头,朕看不尽然。危难之际,何卿不计个人的损失,为国筹钱。徐相公和吴相公也仗义疏财,朕心甚慰。”

何栗正色道:“官家过奖了,臣也是为了自己。一旦家国破碎,沦为阶下囚,家中的钱财必定被金人掳掠。与其如此,不如支持官家死战。”

赵桓很满意何栗的话。

历史上,何栗这个北宋最后的状元宰相,在东京城破后,被金人押解着北上时,选择了绝食而亡。

何栗的能力,算不上强。

何栗的目光,也算不上卓越。

至少有骨气自杀。

赵桓不怕朝中的大臣缺少能力和眼光,怕的是有才无德。

一个个都太聪明了,只想着往自己的兜里面捞钱,只想着怎么卖了皇帝赚个好价钱。

有才无德,是大问题。

赵桓目光又落在唐恪和耿南仲的身上,继续道:“耿卿、唐卿,你们呢?”

耿南仲六十出头,佝偻着背,哽咽道:“官家是知道臣的,两袖清风,身无余财。尤其是家中九十岁的老母,终日躺在床上,每月耗费无数的药钱,实在拿不出钱。”

唐恪暗骂耿南仲无耻。

你昨天去春风楼喝花酒,一树梨花压海棠干什么?

老匹夫!

败类!

唐恪心中鄙夷,嘴上说道:“官家,臣的儿子是个纨绔,遛狗斗鸡,偏偏老母亲宠溺,家业败坏,手头也很紧。不过官家主战,臣不能不支持,捐三百两银子。”

耿南仲诧异的看了眼唐恪。

前天上午,你在春风楼喊了两个歌妓,一个擅长口技对口帮扶,一个胸襟广阔能容人。

竟然说没钱,道德沦丧啊!

无耻!

耿南仲和唐恪目光对视,各自鄙夷,又撇开目光。

赵桓听着众人的话,心中冷笑。

都没钱!

这话他是不相信的。

大宋朝廷缺钱,百姓没钱,唯独宰相士大夫们不可能没钱,这些人都是土老财。

赵桓没有针对所有人,盯着李邦彦道:“李卿是百官之首,天下楷模。不管是做官做事做人,都应该起到表率作用,募捐也是一样的道理,不能说没有就没钱。”

李邦彦面颊抽了抽。

狗屁的天下楷模,他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相,不想做天下表率楷模。

偏偏,皇帝盯上他了。

就盯着他搞。

李邦彦不愿意屈服,再度道:“官家,臣不像何栗,出身大家族。更不像徐相公,妻子经商有道。臣的父亲,就是个普通的银匠,家中没有产业,真没钱了。”

赵桓迟疑片刻,问道:“你不会欺君吧?”

李邦彦见皇帝似乎要松口,顿时精神振奋,连忙道:“官家,臣的话比真金白银还真。如果臣欺君,甘愿被抄家问罪。”

赵桓高声道:“王宗濋!”

“臣在!”

王宗濋从角落处站出来。

先前,他和皇帝提及钱的事情,还想着皇帝要怎么搞钱?如今看了皇帝的操作,王宗濋彻底明白了。

抄李邦彦的家!

赵桓吩咐道:“你率领六百殿前司精锐,立刻去李相公家搜查,看是否属实?朕要详细的结果。”

李邦彦脸上的神情愣住,一脸的难以置信。

怎么就要搜查了?

绝对不行!

李邦彦急切道:“官家,臣是大宋的宰相,没有证据就搜查,不合情不合理,也不合法,请官家三思。”

白时中也觉得不妥,劝阻道:“太祖有遗训,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官家肆意搜查宰相官邸,不合适!”

唐恪道:“请官家三思。”

赵桓笑着道:“白相公急着替李相公说话,难道也是谎报情况,担心被查?既如此,朕也让王宗濋去白家查一查。”

嘶!

白时中倒吸口凉气。

死道友,不死贫道,李邦彦好自为之。不怪他无情,都怪皇帝太凶残。

白时中立刻道:“官家调查李相公,也是为了给李相公一个清白,这是合情合理的。”

唐恪也怕殃及自己,改口道:“臣也支持调查。”

李邦彦怒了。

皇帝说了几句威胁的话,全都就怂了,一群废物。

李邦彦的怒火到了嘴边,说道:“官家和金人决战,臣就算砸锅卖铁,把女儿的嫁妆典当了,也要凑够官家的钱。臣捐五万两银子,供官家备战。”

赵桓呵呵一笑。

五万两银子,打发叫花子吗?就算五十万两银子,朕也不会眨一下眼睛。

赵桓大袖一拂,呵斥道:“王宗濋,愣着干什么,还不滚去调查。”

“臣遵旨!”

王宗濋急匆匆离开了。

李邦彦看到王宗濋离去的一幕,心中快速的思考。

他退一步给五万两银子,皇帝还不满足,摆明了是针对他。

李邦彦知道没有退路,强硬道:“官家没有任何证据,就派人搜查,这是昏君所为。天下百官,不会答应。”

白时中补充道:“我支持官家。”

徐处仁道:“我也支持官家调查。”

吴敏说道:“可以调查。”

政事堂的相公们集体倒戈,让李邦彦面颊抽了抽,一颗心沉了下去。

赵桓嘴角噙着笑容,缓缓道:“朕是不是昏君,得调查了才知道。如果朕冤枉了你,自会还你一个公道。”

“朕安排人去调查,不会伤害李家人,你也没什么损失。”

“你既然说家中没有钱,怕什么呢?”

赵桓冷笑道:“除非你心中有鬼,一直在骗朕。”

李邦彦面对皇帝的强势,再次看向白时中和唐恪等人,希望有人支持。可是一个个为了避免被查,全都装作看不见。

李邦彦气得牙痒痒,只能自我安慰,希望密室中的金银财宝不会被发现。

府库中的几千两银子被发现,那也没什么。

李邦彦不再说话,赵桓也静静等待。

大殿中,气氛压抑。

在场众人各怀心思,却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,觉得皇帝变了,变得更加狡猾了。

时间匆匆,小半个时辰过去。

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,禀报道:“陛下,王宗濋求见。”

“传!”

赵桓吩咐一声。

所有人的目光,朝大殿门口看去。

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王宗濋身上,恍如战神一般。

他昂首挺胸站定,高声道:“官家,臣已经完成李邦彦府邸的搜查。”

赵桓问道:“情况怎么样?”

王宗濋回答道:“臣搜出六万两黄金、八十六万两白银、十八箱珠宝玉石,以及十六处地契和六千亩良田。粗略统计,李家的钱财不会少于五百万两银子。”

赵桓眼中掠过一抹笑意,好大的肥猪。

啪!

赵桓一巴掌拍在案桌上,一副勃然大怒的姿态,阴恻恻道:“李邦彦,你好大的胆子。你说犯了欺君之罪,甘愿被抄家问罪。朕今天,成全你。”


白时中眼中露出惊讶神色,很快明白了皇帝的意图。

皇帝选中的人,从一开始就是主战派的李纲。先前让他们举荐宰相的人选,是抛出鱼饵,让他们斗起来。

他们各怀心机,你反对我的人,我反对你的人,相互不服气。

在这样的前提下,皇帝提出人选顺理成章。

被皇帝算计了。

白时中内心升起浓浓的危机感,不愿意让李纲进入政事堂,郑重道:“李纲已经被罢官下狱,还藐视官家。这样的人担任宰相,不合适。”

其他人没有急着表态,先让白时中试探下。

赵桓笑着道:“白相公既不同意何栗,又不同意耿南仲,现在连朕提议的李纲也不同意。莫非,只有你白时中满意的,才是合适的人选?”

话到最后,语气森然。

白时中心头凛然,连忙道:“臣不敢。”

赵桓一巴掌拍在案桌上,冷声道:“你不是不敢,是想朝廷内外,都是你的人,方便你呼风唤雨。朕有些疑惑,这是你白时中的天下,还是朕的天下?”

此话一出,白时中立刻跪了。

这话太重了。

只要皇帝的话传出去,就会坐实他权臣的身份。一旦有揪着他不放的太学生叩阕,皇帝完全有罢免他的理由。

白时中吓得冷汗直冒,以头叩地道:“臣不敢。”

赵桓质问道:“是不敢,还是不想呢?或者说,你白时中想坐一坐龙椅?”

白时中遍体生寒,高高的撅着屁股,郑重道:“臣誓死忠于官家,忠于大宋。山河为证,日月为誓,但凡臣有二心,人神共诛之。”

吴敏瞳孔一缩。

皇帝不过是几句话,白时中被逼得这么惨,竟然赌咒发誓了。

这一刻,吴敏看皇帝的眼神,多了敬畏。

都说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,实际上,大宋是皇帝集权且专权的王朝。

宰相,没什么权势。

唐朝政事堂的宰相,下书称之为堂贴,能号令四方,具有法律效用。

大宋政事堂的宰相不能用堂贴,改用札子。可宰相的札子,地方官员不遵从,直接打回来给皇帝,只听皇帝的安排。

唐朝的宰相军政一把抓,宋朝的宰相既没兵权,也没有财权,宰相的权势彻底被分解。

皇帝换宰相很容易。

历史上,宋钦宗在一年不到的时间,换了二十六个宰相。

宰相忒不值钱。

在皇帝不要脸且发狠的情况下,没人能掣肘皇帝。

恰是如此,赵桓一番话敲打白时中,才吓得白时中叩头请罪。

吴敏兔死狐悲,心底也没了昔日对皇帝的那种轻视,反而低下了头。

徐处仁眉头一跳,眼观鼻鼻观心,一副事不关己的情况。

耿南仲和唐恪相视一望,心中不愿意李纲拜相,却不敢开口。

宰相都被敲打,何况他们?

何栗心中有些遗憾,却也振奋,因为他是主战派。

李纲也是主战派。

李纲拜相,主战派的话语权更大。

赵桓的铁拳敲打了白时中,压制了其他的宰执,沉声道:“朕提议李纲拜相,你们谁赞成,谁反对?”

何栗说道:“臣赞成。”

白时中被收拾了,已乖巧,立刻道:“臣也赞成。”

吴敏道:“臣赞同。”

徐处仁表态道:“臣也赞同。”

三个政事堂的宰相表态,唐恪和耿南仲只能表示支持。

赵桓点头道:“既然都赞同,事情就这么定了。周瑾,派人去李纲的府上传旨,升李纲为少宰兼中书侍郎。”

“老奴遵旨!”

周瑾得了旨意,亲自去通知中书舍人起草诏书,再找符宝郎用印,才能尽快传旨。

赵桓处理完李纲的事,沉声道:“我泱泱华夏,炎炎煌宋,不能再割地赔款,称臣纳贡了。”

“所谓纲举目张,一引其纲,万目皆张。”

“大宋的纲,归结为三个有利于。”

“第一,是否有利于抗击金国;第二,是否有利于提升大宋的综合国力;第三,是否有利于改善大宋百姓的生活。”

“这也是接下来的任务。”

赵桓目光扫视众人,问道:“诸公,清楚了吗?”

何栗道:“臣清楚!”

白时中和吴敏等人也齐齐回答清楚了,心中却不以为然。

皇帝这一阵儿想着主战,是李纲的蛊惑。

现实是残酷的,等金人的大军再次南下,打得宋军无力抵抗,皇帝无能为力,还是会再度求和的。

白时中等人没有在这个关头争论,选择了暂时支持皇帝。

赵桓定下事情,问道:“还有其他的事情吗?”

白时中虽然还跪着,继续道:“张邦昌和李邦彦身死,空了两个宰相的缺。李纲拜相,还有一个呢?”

赵桓直接道:“你们无法议定宰相的人选,就再观察观察。谁表现得好,有宰相的心胸、气魄和担当,朕会立刻提拔。”

耿南仲眼前一亮,率先道:“臣定不负官家厚望。”

唐恪道:“臣自当努力。”

何栗也有野望,正色道:“臣会践行官家的执政理念,紧跟官家的步伐。”

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,沉声道:“你们的表现如何,朕拭目以待。”

“退下吧。”

赵桓摆了摆手。

白时中这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,和徐处仁、吴敏等人离开。

赵桓望着所有人离去的背影,笑容绽放。

等白时中等人允诺的银子收上来,以及李家的金银珠宝入库,他有了钱,就可以着手装备军队,提升战斗力了。

……

李家,府邸中。

李纲在书房中坐着,心思有些乱。

对于禅位的太上皇赵佶,李纲不抱一丝的希望。

太上皇精通琴、棋、书、画,甚至连炼丹、修道、星象、奇花异石都无一不通。

这是个除了当皇帝,其他样样精通的人。

恰是如此,李纲觉得太上皇禅位,天下百姓有了出头之日,大宋有了希望。宋钦宗上位就罢黜六贼,全力抗金,李纲的确有奔头。

金人退走,皇帝稳住了局面,就苟安求和,还罢免主战派,让他失望。

在牢房中,李纲快放弃了。

没想到皇帝来了,竟然坚决主战,更提出他拜相的事情。

以李纲对满朝百官的了解,除了少数几个臣子主战,绝大多数的官员都希望投降苟安。

尤其是白时中、李邦彦和耿南仲之流,恨不得割地赔款。

这些人对皇帝的影响力极大,万一皇帝再次被蛊惑,又要求和呢?

种种思绪,让李纲难以平静。

在李纲思绪摇摆时,忽然敲门声响起,管家急切道:“老爷,宫中派人来传旨,您赶紧准备接旨。”

李纲霍然起身,脸上浮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动神情。

官家真的办到了。

“吾皇圣明!”

李纲接连说了三声‘吾皇圣明’,整理了衣衫,昂首挺胸迈着四方步,大步往门口去迎接圣旨。


赵桓看着种师道的状态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历史上,种师道入京的精神状态很好,指挥作战游刃有余。

后来他被宋钦宗猜忌,兵权被解除。紧跟着,主战派的李纲也被贬出京。朝廷不再主战,一心一意求和,种师道悲愤下抑郁而终。

如今,却能改变。

对种师道这样夙夜在公的老臣,就要狠狠的用。你越让他休息,他反而难受。

赵桓摆手道:“赐座!”

周瑾搬来凳子,种师道谢恩后半边屁股坐下,问道:“官家要主战,打算怎么安排呢?”

赵桓反问道:“朕要抗金,种公可有赐教?”

种师道一直关注着前线的局势,皇帝询问,他不假思索道:“回禀官家,臣认为要稳住局势,关键在太原府。”

“金国是两路大军南下,完颜宗望在东路,完颜宗翰在西路的太原府。”

“东路除了黄河,都是一马平川,难以抵挡金国的铁浮屠和拐子马。”

“臣建议,安排一支精锐驻守黄河。”

“西路的太原府,则是后续战事的关键。”

“太原在,西路在。太原落陷,西路的局势就会崩盘。届时东、西两路都挡不住,大宋就会遭到两路大军的夹击,北方大片疆土会沦丧。”

一番分析后,种师道道:“臣毛遂自荐,请求去太原府坐镇,整合各方的兵力抵挡完颜宗翰进攻。”

赵桓听完分析,却笑了起来。

种师道担心皇帝不同意,问道:“官家笑什么?”

赵桓说道:“朕之所以笑,是英雄所见略同。朕召种公入宫,就是希望你走一趟太原府,替朕坐镇西路,守住太原府。”

种师道激动道:“官家圣明!”

赵桓有些迟疑,担忧道:“种公七十有六,不是年轻人了。要长途跋涉去太原府,朕担心种公的身体。”

种师道一副洒脱姿态,直接道:“请官家放心,臣就算死,也会死在击败金国大军守住太原府之后。”

“臣在,太原在!”

“臣亡,太原仍然在。”

“即便是老臣死在前线,战死疆场,也是死得其所。”

种师道感激道:“有官家的器重,就足够了。其他的事情,都是小事情,不值一提。生死看淡,不服就干,干掉金人。”

赵桓点头道:“有种公坐镇太原,朕就放心了。”

说着话,他站起身走向一旁的武器架,取下佩剑玉龙剑,才走到种师道的面前:“种公去太原府,朕命你为皇命钦差,见官大一级。再赐你玉龙剑,凡事先斩后奏。”

李纲一直坐在下方没说话,听到皇帝的话,下意识要起身反对。

最终,还是坐下。

皇帝言出法随,都已经说了,他现在反驳,等于打皇帝的脸。

当务之急,还是守住太原。

种师道心中的情绪却在翻滚,那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。

一辈子为将,一直游走在被猜忌的边缘,更时常遭到弹劾。

他越是立功,遭到的猜忌越大。

如今,却得了信任。

种师道清楚皇命钦差的身份是临时的,守住了太原府,回京后就要上交玉龙剑。可是皇帝对武将的放权,却从未有过。

君恩似海啊!

种师道起身又撩起衣袍跪下,叩头道:“臣种师道,誓死忠于官家,不负官家信任和厚望。”

说完后,他才举起手接下玉龙剑。

赵桓搀扶起种师道,郑重道:“种公是天下名将,是大宋的擎天一柱。公如青山,朕如松柏,永不相负。朕,相信种公。”

一句相信,让种师道差点泪崩。

这样的待遇,是大宋朝一代代的武将们,连做梦都不敢想的。

如今,落在他的身上。

种师道抬手擦了擦眼角泪光,保证道:“臣一定会完成任务,只是官家在朝中,切莫听信李邦彦和张邦昌之流的蛊惑。臣斗胆进言,请官家海涵。”

赵桓摇头道:“李邦彦和张邦昌都死了,蛊惑不了朕。”

种师道一脸惊讶的模样,问道:“都死了?”

“死了!”

赵桓笑着点头。

李纲补充道:“种公,这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。官家今天,召集政事堂的宰相议事……”

李纲说了张邦昌被杀,以及李邦彦被诛杀,还有他拜相的事情。

一切说完,李纲道:“仰赖官家圣明,才能拨乱反正。”

种师道听得热泪盈眶,高声道:“官家诛张邦昌,杀李邦彦,大快人心。天降圣君,我大宋有救了,有救了啊。”

赵桓说道:“大宋一定有救,朕不仅要挡住金人的进攻,更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。未来我大宋崛起,自当令四方来贺,让八方来朝。”

种师道激动道:“如果能看到那一日,老臣这辈子就值了。”

赵桓道:“会有那一天的。”

种师道不再担心后方,急切道:“官家,太原府战况紧急,臣这就回家收拾,立刻带人去太原府,主持西路战事。”

赵桓道:“去吧。”

种师道双手合拢,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,才转身离去。

赵桓目光落在李纲身上,见李纲深思,问道:“李相公在想什么呢?”

李纲郑重道:“官家,臣说点煞风景的话。”

“种师道是天下名将,种家军也一贯骁勇善战。”

“今天安排种师道去太原府,却没有人掣肘制衡,一旦取得胜利,种师道的威望更高,潜在的威胁太大了。”

“万一他有不臣之心……”

话刚说到这里,赵桓大袖一拂,打断道:“不可能,绝不可能。”

李纲皱眉道:“知人知面不知心,谁知道种师道会怎么想呢?臣的确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可是潜在的威胁让人担心。”

赵桓笑了笑,自信道:“朕,相信自己的判断。”

“第一,种师道快八十岁的年纪,就算有二心,也是天不假年,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运作。”

“第二,种师道的两个儿子战死疆场,只剩下一个十八岁的孙子,后继无人,怎么敢随意逾越?”

“第三,金人来犯,人心在朝廷,在抵抗金国。种师道逾越,必将承受万世骂名。”

“第四,种家没有文官人脉,更没有基本盘,拿什么去造反呢?”

“第五,种师道一腔赤诚,不顾年迈之躯为国奔波,朕相信他。”

“朕说公如青山,我如松柏,不是一句虚话。”

赵桓深深的看着眼前的李纲,正色道:“李卿和种公一样,都是朕的左膀右臂。卿不负朕,朕定不负卿,这是你我君臣之约。”

李纲连忙起身,郑重道:“臣李纲,定不负官家。”

赵桓颔首道:“你进入了政事堂,要抓紧备战。朝中有许多投降派,你面临的挑战才刚开始,好好做事。”

李纲自信道:“有官家的支持,臣一定会完成任务。纵然满路荆棘,臣也不惧。”

赵桓很满意李纲的心态。

朝廷要主战,肯定会遭到投降派的阻碍,更会有阳奉阴违的事情。乃至于你要做点事,他会给你极端化扩大化。

这些都很正常。

赵桓和李纲聊着主战的政务,许久后,李纲才告辞离开。

赵桓抬头看去,恍然发现天色昏暗下来。

周瑾走过来,问道:“官家,时辰不早了,是摆驾皇后的仁明殿,还是去其他妃嫔的寝宫?”

赵桓道:“仁明殿。”

周瑾先做了安排,让人先去仁明殿通知皇后。

然后,周瑾陪着赵桓,在众太监及禁卫的保护下,往仁明殿去。

仁明殿是皇后朱琏的寝宫。

朱琏二十出头,面若娇花,眼波流转间顾盼生辉,又艳又媚,兼有两分清纯三分尊贵,身材更是火爆,堪称人间尤物。

今天晚上,她穿了身淡粉色的长裙,既有贵气,又妩媚无双。

朱琏得到赵桓来的旨意,早早的在门口等待。眼看着赵桓来了,朱琏嘴角噙着笑容,上前行礼道:“妾身拜见官家。”


圣君在朝,自当为圣君效力。

赵桓看着张叔夜离去的背影,心情愉快,吩咐道:“传旨,通知朱伯材入宫觐见。”

“老奴遵旨!”

周瑾安排了下去。

旨意下达到皇城司的时候,朱伯材在皇城司忙得脚不沾地。

原本的朱伯材有些富态,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,人瘦了很多。

可是,朱伯材乐在其中。

朱伯材长袖善舞,又有国丈的身份,还是皇帝派来的,借助身份和地位,迅速笼络了一批人。

尤其是查抄高铁和柳盛等人的家族,大头的物资登记造册,小部分物资是皇城司的人分了。

皇城司的人都认可朱伯材。

跟着领导,有肉吃!

绝大多数的人,不是什么忠臣烈女,有奶便是娘。

朱伯材靠着身份和手段立足,虽然依旧很忙,却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。得到皇帝的诏令,朱伯材匆匆入宫,行礼道:“臣朱伯材,拜见官家。”

赵桓问道:“岳父在皇城司,还习惯吗?”

“臣习惯了。”

朱伯材连忙道:“仰赖官家的天威,虽然没能彻底控制皇城司,至少有了可用的心腹。三个月内,臣会彻底控制皇城司。”

赵桓点头道:“朕相信岳父。”

话锋一转,赵桓沉声道:“开封府尹王时雍,一心一意当投降派,更巴结金人。朕要拿王时雍开刀,皇城司可有王时雍犯罪的消息?”

朱伯材一脸惭愧模样,回答道:“官家,王时雍收受贿赂,以及买官卖官方面的罪证,暂时没查到。”

赵桓问道:“其他方面呢?”

朱伯材回答道:“目前查到的,只有王时雍以官府名义,抓走东京城内的女子,以及以官府名义向商贩摊派酒水和茶叶,搜刮来伺候金人的事。”

赵桓心中一动。

完颜宗望带着金人第一次南下,杀到了东京城外。

当时有李纲主战,却也有张邦昌和李邦彦等人主和。

王时雍是坚定的投降派,面对金人提出的苛刻要求,他不仅没有抵制,反而主动抓捕女人,搜刮珍宝和美酒、茶叶这些,送去城外犒赏金国军队。

美其名曰,安抚金人。

坊间的百姓,纷纷嘲讽王时雍,说他是‘金人外公’,王时雍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。

国难之际,有的人面临绝境,却是一身傲骨,为国家的存亡,百姓的生死而奔走。

有的人却为虎作伥,靠着卖自己的同族百姓,去讨好金人。

王时雍就是这样的典型。

赵桓心中又升起杀意,沉声道:“被王时雍抓走家眷的百姓,以及被王时雍搜刮的苦主,能找到吗?”

“能!”

朱伯材点头回答。

只是,他一脸担心道:“用这样的事情弹劾,能处置王时雍吗?”

赵桓微笑道:“如果只是一点弹劾,不会有大影响。可是有无数百姓叩阕,事情闹大了,朕就能借题发挥。”

朱伯材说道:“就算借题发挥,恐怕也不能处死王时雍,便宜他了。”

赵桓摇头道:“有的时候,生不如死的活着,才是最大的惩罚。当王时雍一无所有,才会体会到人生的艰难。”

“岳父,你立刻去安排。”

“明天上午,煽动百姓来宣德门外叩阕,把事情闹大。如此一来,明天的大朝会上,朕再借题发挥,一举拿下王时雍。”

朱伯材道:“臣保证完成任务。”

他向赵桓行了一礼,就急匆匆离开了。

赵桓望着朱伯材离去的背影,眼中充斥着期待,该拿下了王时雍了。

……

东京外城,万胜门附近。

这片地方是流民和破产百姓聚集的区域,属于贫穷区域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