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大龙推文 > 其他类型 > 弃女觉醒赚大钱,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 全集

弃女觉醒赚大钱,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 全集

一扇竹篱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“不管什么法子,先吃饭,你三日未进食,再不吃都要饿坏了。”刘桃花温柔一笑,拿起勺子沿着碗壁舀了半勺野菜玉米糊糊,吹了吹,送到赵巧菱嘴边。“娘,我自己来吧。”赵巧菱接过碗勺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吃腻了精粮的现代胃,突然吃上这样的糊糊竟觉得挺香,野菜切得碎碎的,玉米糊糊也顺口。就是不顶饱,熬不住两个时辰就会饿。吃完一海碗,赵巧菱摸着肚皮,感觉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。“娘,我想跟大家合计下我的计策。”“成,我去堂屋叫你阿爷伯父他们过来。”“我下床去堂屋吧,你看我有力气了,一点事没有。”刘桃花点头,搀着她去了堂屋,堂屋里正坐在桌边吃晚饭的众人见她走进来,都停下喝糊糊的动作。“菱儿,你怎么下床了,再躺两日好好养养。”赵老太放下粗陶碗,要过来拦她。“...

主角:赵巧菱大坤国   更新:2025-03-12 16:5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巧菱大坤国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弃女觉醒赚大钱,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 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一扇竹篱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不管什么法子,先吃饭,你三日未进食,再不吃都要饿坏了。”刘桃花温柔一笑,拿起勺子沿着碗壁舀了半勺野菜玉米糊糊,吹了吹,送到赵巧菱嘴边。“娘,我自己来吧。”赵巧菱接过碗勺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吃腻了精粮的现代胃,突然吃上这样的糊糊竟觉得挺香,野菜切得碎碎的,玉米糊糊也顺口。就是不顶饱,熬不住两个时辰就会饿。吃完一海碗,赵巧菱摸着肚皮,感觉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。“娘,我想跟大家合计下我的计策。”“成,我去堂屋叫你阿爷伯父他们过来。”“我下床去堂屋吧,你看我有力气了,一点事没有。”刘桃花点头,搀着她去了堂屋,堂屋里正坐在桌边吃晚饭的众人见她走进来,都停下喝糊糊的动作。“菱儿,你怎么下床了,再躺两日好好养养。”赵老太放下粗陶碗,要过来拦她。“...

《弃女觉醒赚大钱,养父炫肉渣爹馋赵巧菱大坤国 全集》精彩片段


“不管什么法子,先吃饭,你三日未进食,再不吃都要饿坏了。”

刘桃花温柔一笑,拿起勺子沿着碗壁舀了半勺野菜玉米糊糊,吹了吹,送到赵巧菱嘴边。

“娘,我自己来吧。”赵巧菱接过碗勺,狼吞虎咽地吃起来。

吃腻了精粮的现代胃,突然吃上这样的糊糊竟觉得挺香,野菜切得碎碎的,玉米糊糊也顺口。

就是不顶饱,熬不住两个时辰就会饿。

吃完一海碗,赵巧菱摸着肚皮,感觉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。

“娘,我想跟大家合计下我的计策。”

“成,我去堂屋叫你阿爷伯父他们过来。”

“我下床去堂屋吧,你看我有力气了,一点事没有。”

刘桃花点头,搀着她去了堂屋,堂屋里正坐在桌边吃晚饭的众人见她走进来,都停下喝糊糊的动作。

“菱儿,你怎么下床了,再躺两日好好养养。”赵老太放下粗陶碗,要过来拦她。

“我没事,阿奶,阎王爷既然放我回来,吃饱又是活蹦乱跳的了。”说完顿了顿,“我是想和大家说一说我的计策。”

“什么计策?”大家都来了精神,就连冷冷的伯母和大堂哥也侧了侧身,竖起耳朵等着了。

“我想明日一早就去孙家,阿爹和小石跟我一起,你们躲在孙家外边,等我信号,若被识破了我会大喊救命,你们就冲进来拉上我就跑。”

“若我连说两声发财了,小石你就跑回来喊上大伯和二堂哥去镇上,记得,走官道,不然怕错过了。”

“一会儿小石再帮我写两个单子,用南瓜头雕一个玲珑阁的契章。”

“玲珑阁?那不是镇上那家首饰铺子吗?”众人听得一头雾水,这都哪儿跟哪儿啊。

赵巧菱又将整个计策详细地说了一通,大家才恍然大悟,连连赞叹好主意!

赵老头一脸欣慰,那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又回来了。

他放下碗筷,定定看了一会儿,才问出心中的疑惑,“菱儿,到底是谁把你弄得满头满脸的血?又是怎么回来的?”

“是啊,差点忘了,菱儿你快说,是不是孙有财那龟儿子打的?要是他打的,我明天定要揍得他满地找牙!”

赵二柱护犊子的劲儿一下上来了,两只手捏得关节咔咔响。

“唉,没有,是我自己半夜翻墙摔的。”赵巧菱垂下眼皮,叹道。

“翻墙?你为啥要半夜翻墙?”

赵巧菱一噎,原主的记忆里,她发现自己被亲爹娘骗了,什么家里不愁吃穿,什么厚嫁给员外郎儿子做富贵娘子,通通都是假的。

孙家一样是普通农户,嫁给员外郎的儿子倒是真的,只是那儿子是个流口水吃鼻屎还打人的大傻子。

前头有把女儿嫁过去的,过门半月就被傻子打死了。

而孙有财骗她嫁,不过是为了员外郎那十两银子的聘金而已。

若不是原主的双胞胎姐姐不忍心,偷偷告诉了她,她还被蒙在鼓里,做着富贵娘子的美梦呢。

可是这些,赵巧菱不想说,她不想寒家人的心,不想让他们知道原主只是走投无路才回头选择他们。

她微微一叹,“因为我后悔了,我发现血缘永远抵不过感情,生恩永远比不上养恩。”

她说得真诚,赵家人听了都为之动容,鼻头发酸。

“好孩子,我就说咱们老赵家养出的孩子,是不会薄情寡恩的。”赵老太搂住赵巧菱的头,抹起了泪。

杨氏嘴角一撇,咕哝道:“谁知道是不是真心的……”

她已经不敢轻信了,谁知道是不是使诈回来再搜刮一通呢。

赵巧菱也不反驳,她会用言行慢慢将伯母和大堂哥冷掉的心重新暖回来的。

赵小石已经依着阿姐的叮嘱去准备单子和假契章了,还好家里有这么个读书人,做出来还挺逼真。

“阿姐,你说孙有财他们不会认出来吧?”

“放心,玲珑阁那种富贵铺子,谅他们也没钱进去买,更别说见过定制首饰的单子了,糊弄他们完全没问题。”

又商量了两刻钟,把细节完善,大家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各回各屋睡了。

翌日,天还没亮,大房的杨氏就起来做好了早饭。

赵家的家务事一直是平摊,砍柴、挑水、打扫、做饭,一房负责两样,半个月对换,洗衣就各洗各的。

一家子飞快地解决了早饭,便各行其是。

赵二柱、赵小石跟着赵巧菱出发去孙家,赵松也一路出门,他得先去镇上买一样东西,再去码头上工。

打着火把同行了一段,分岔路的时候,赵松顿住脚,冷脸问道:“二叔,你们应付得过来吧?”

“松儿放心,二叔我有的是力气,孙家那几个日脓包,我一锭子干翻,你去准备你负责的东西。”

赵松点点头,扔下一句“那你们多注意”就头也不回往镇上去了。

赵巧菱凭着原主的记忆走在前面带路。

孙家所在的小仓村离石磨村并不远,两个村子都是沿着去镇上的官道分布的。

只是两个村子之间由一条山脉隔开了,所以平日的活动范围基本没什么交集。

走官道过来都不到两刻钟,孙家在小仓村的村头,相对比较僻静。

此时天刚刚露白,四下无人,赵巧菱使了个眼色,赵二柱拉着小石猫在孙家院墙根儿外的草丛里。

赵巧菱定了定神,走到院门处准备敲门,刚伸手,就听到里面传出了骂声:

“你个懒得生蛆的婆娘,睁眼看看村里谁家的儿媳妇日日懒在床上,等着婆母起来煮饭食的!”

骂人的是孙有财的娘,十年前孙老头死了后,剩她一个老婆子把持着家事。

就孙有财这么一个儿子,娶的媳妇叫苟玉娥,空有一副好面孔,身懒嘴馋,脸皮死厚。

偏偏儿子孙有财是个没骨头的,枕头风一吹,哪还管什么娘不娘的。

“娘,你反正都起来了,有那骂人的功夫,还不如顺手做了。”屋里孙有财不耐烦地应着。

孙婆子气得牙痒,又无可奈何,只好一边骂着“你个砍脑壳的”,一边往灶房走去。

赵巧菱听了发笑,清了清嗓子,拍门喊道:“阿奶,我回来了。”


苟氏一脸委屈,“你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啊,怎么舍得扔,那时家里实在活不出来了,不得已将你放在元清观的山脚,就是为了有善人捡到你,好生将你养大。”

“你们那是去求儿子,顺道把我扔得远远的,将我扔在山下偏僻的水溪边,就是想让我死,若不是我爹娘发现,我不饿死也冷死了。”

“懒得看你们惺惺作态,今日我就明说了,我的爹娘在这儿,这里才是我从小长大的家,以后别再来我们家狗叫。”

孙有财和苟氏一听,虽不知道这死丫头从何得知这些内情,但知道自己所有的算盘都落空了,脸瞬间冷了下来。

围观的邻居诧异,“嘿,赵二柱他女儿又做人了?”

“谁知道呐,说不准是看她亲爹娘家不咋样,又回来赖着赵家吧。”

秋月娘拍起巴掌高声喝彩:“巧菱骂得好,这两疯狗别在这儿狗叫。”

孙有财闻声回头,认出来,“秋月娘,你骂谁疯狗呢,你家吴秋月嫁到我家隔壁,你女婿打小没了爹娘,我们可没少帮衬。”

秋月娘嘴一撇,“我呸!还帮衬,没少欺负我女婿才是,别以为我不知道,你们拿半个杂面馒头,让他兄弟俩给你砍两挑柴,我看那些黑心肝的农庄主都不及你!”

秋月娘对孙有财家里的情况是有些了解的。

两年前,女儿秋月到了相看的年龄,娘家的远亲介绍了小仓村的李大壮。

听说李大壮13岁就意外没了爹娘,比他小两岁的弟弟也从村塾退了学,兄弟俩艰难长大,原本她是不同意的。

可后来见了那小伙子,人踏实勤快,家里地里一把好手,加上女儿又看对了眼,才松了口。

女儿怀头胎的时候,因为没有婆母照看,她这个做娘的少不了每月过去看一看。

这就少不了和女婿家隔壁邻居认识了,也就是孙有财一家。

她第一次看到苟氏,客气夸道:“嗨唷,光耀娘长得可真俊,你这桃花眼、花瓣唇,就是这十里八村也没几个比得上的。”

“咱们石磨村有个还未及笄的小丫头倒是能比得上你的八分美貌,诶,你还别说,这美人都美得差不多,鼻尖一侧都有颗美人痣。”

那苟氏听了脸色有些惊讶,但也没细问,只是寒暄客套了几句。

后来,秋月娘听女儿说起,苟氏打着给娘家侄儿牵线的由头,问她娘家村子里有没有这一两年适嫁的姑娘。

秋月就和苟氏聊了许多,石磨村容貌出众的丫头就那两三个,自然就聊到了赵巧菱。

这苟氏听说赵巧菱是赵家捡来的,又细问了年龄,便假称自己侄儿还比她小半岁,就此作罢。

一开始,秋月娘也没觉得什么,真以为苟氏是给娘家侄儿寻姻缘呢。

直到前些日子赵家这一堆事情闹出来,她才知道这苟氏竟然是赵巧菱的亲娘。

才反应过来是自己惹出的祸事,当即就跟巧菱娘说了个干净,赔礼道歉。

好在巧菱娘理解她是无心之失,才没有影响她们这十几年的情谊。

这会儿见巧菱看清孙家的真面目并划清界限,她终于觉得自己造的孽可以得到原谅了。

加上后来听女婿讲了孙家那些缺德事,她早就想骂了,所以刚才“呸”那一口铆足了劲。

孙有财此时脸色很是难看,狠狠地瞪了秋月娘一眼,“狗拿耗子,多管闲事。”


赵巧菱道:“这豆我叫它狗爪豆,在咱们石磨村的公山上有很多,往年不知道怎么处理,白白浪费了。”

“前不久,我无意间试出了去毒的办法,只要按这个方法处理,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。”

“只是处理起来比较复杂,不过并不难,等摘回来我给大家示范一遍,一学就会。”

此话一出,人群里瞬间炸了锅。

这要是真的能吃,那可是天大的好事,眼下这饥荒月就能顺利过去了。

她继续道:“这个狗爪豆,产量非常高,一株藤蔓就可以结果一百来斤,而且它很好养活,只要在房前屋后的墙边、树边种植,它自己就可以爬藤。”

吴里正大喜,“这么说的话,种在犄角旮旯就行,都不占用土地?”

“对,不影响种粮,而且它不费事,都不用施肥锄草。”

有村民附和:“这倒是,那公山上野生长着都没人管过,年年长那么多。”

赵巧菱接着道:“所以咱可以把公山上的摘回来分了,再剩一部分自然干老留种,明年把种子播撒在自家房前屋后。”

“真是个大好事啊!”吴里正激动抚掌,这下子真的能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了。

吴里正当场决定明日全村上山。

“明日咱就去摘这个狗爪豆,摘回来按人头均分,省得你说我摘多了,我说你家人少地扯皮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听里正安排。”

村民们已经沸腾起来,恨不得现在就抹黑上山摘狗爪豆。

吴里正想了想,“家里五口人以下的出一人,十口人的出两人,十口以上的门户出三人,全摘到大坝子这里来,到时候称重后统一分。”

接着,又商量了下明日会合的时辰和地点、要带的工具等等一应事项。

吴里正想了想,村里娃子不少,在老童生开的村塾里开过蒙的娃子也有十来个。

但若涉及到复杂一点的算学,还是得正儿八经念了几年私塾的那几个后生。

这个差事也就退学在家的赵小石有时间,便对赵二柱道:

“二柱,你家小石念过几年书,明日让他来负责登记摘回多少斤,核算每户能分多少斤。”

赵二柱觉得儿女都让他有些得脸,朗声应下了。

一切商定完,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刻钟,赵巧菱依然好好地。

大家这下是完全信了,这丫头是真的会处理,那满山的毒豆角是真的能吃!

吴里正正色道:“各位,咱们都要感谢巧菱发现了去毒的办法,赵家也没有独占,大方分享了出来,这是救全村于水火的善举。”

村民们眼里充满了感激,纷纷谢起来,再也没人叫她白眼狼了。

“太好了,这下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。”人群里的吴春生喜道。

虽然上次又吐又拉地折腾,还幸得巧菱娘拿来一点玉米面,他娘给熬了两日清爽的糊糊,才好全了。

但那狗爪豆的味道,他还回味无穷呢,要不是害怕再受一次罪,他个吃货高低得再偷偷吃一次。

吴大田瞪了儿子一眼,“就知道吃吃吃,你个五香嘴儿!”

吴春生脖子一缩,嘟囔道:“爹,这也不能怪我,实在是太好吃了……”

人群里也有人好奇起来,“春生,这狗爪豆到底是啥味?让你馋成这样。”

赵巧菱听见,招呼道:“大家都可以来试试。”

闻言,便有几个按捺不住好奇心的村民真去试吃了两筷子,吃了两口便理解为啥吴春生这么馋了。

这狗爪豆还真的是很好吃,口感和味道都有点特别,比那些个野菜不知好吃多少倍。


“我准备做一种叫凉粉的吃食,这样,我先拿点豌豆试做些出来给大家尝尝,你们要是觉得不好吃,我就不卖了。”

赵小石在一旁帮腔,“娘,你就让阿姐试试吧,不好吃我也把它吃光,不浪费,万一好吃,就拿镇上去卖。”

刘桃花笑着点头,“好,那菱儿就试试吧。”

说干就干,赵巧菱立马就取了一大碗干豌豆,先用清水泡发上。

又清点了下家里有的调料,油盐这两样必备的常年有,酱油不是很多,醋没有。

自家种的姜蒜有少许,菜地里还有小葱、辣椒。

“娘,家里有没有晒干的辣椒?”

“有一些,辣椒结得多的时候吃不赢,我就晒了一些。”刘桃花从橱柜角落里拿出半篮子干辣椒。

“我要用它做些油辣子,这是最关键的一味调料。”

刘桃花没听过,“油辣子是什么调料?辣椒一般不就是炒菜的搁一点进去嘛?”

毕竟油贵,平日炒菜都是舀一点润润锅而已。

“到时候娘就知道啦,先把狗爪豆处理完,等锅灶腾出空来,我就来做。”

一家子继续处理狗爪豆,近500斤狗爪豆足足处理了一整天,就午饭的时候休息了一下。

弄完狗爪豆,每个人的手都变的黢黑的了。

下午锅灶腾出空的时候,赵巧菱就把干辣椒放到锅里炒得焦干,又交给小石,让他把辣椒放在石臼里舂成了辣椒面。

油里放了葱头炸香捞出,再把热油浇到少许辣椒面里,滋啦滋啦的热气蒸腾,带出香辣的气味。

还用油炸了一小把干豌豆,油香酥脆的。

豌豆泡了一上午加一下午,泡发后就按一碗干豌豆、四碗水的比例,用石磨磨成浆,最后用半碗水把石磨上的残留冲下来。

用布把浆过滤了,豆渣也不浪费,可以和玉米面一起煮糊糊吃。

过滤后的豌豆浆倒在锅里小火熬煮,一边熬一边搅动,防止糊锅。

熬到起泡粘稠成线,舀到两个大碗里,把碗放在水里,加快冷却成型。

又捣了蒜泥、姜泥,泡了点姜蒜水。

熬完凉粉,锅里还粘了一些,也不用洗锅,直接加水熬煮玉米糊糊,顺便把豆渣也煮到里面吃了。

想着一会儿还有凉粉吃,晚饭就只熬煮了平日一半的量。

吃完晚饭,豌豆凉粉也凝固好了,赵巧菱把凉粉切成指头粗的条,把调料一一放了。

姜蒜水、盐、酱油、新鲜的红辣椒碎、香翻天的油辣子、炸得金黄酥脆的豌豆粒、翠绿的小葱花……

所有的调料放全,搅拌均匀,香辣爽口的豌豆凉粉就做好了。

在旁边围观了全程的三人早就等不及了,赵小石口水咽了咽,“阿姐,看着也太好吃了,满灶房都是这个油辣子的香气。”

赵巧菱装了四碗,端上小桌,笑道:“好了,尝尝吧。”

赵小石迫不急待地端起一碗,夹了一根送到嘴里,嚼了两下便闭眼缩着脖子,一脸的满足样。

“哇,简直太好吃了!”声音里满是惊喜。

“你个小馋狗儿,吃啥都喊香。”刘桃花笑了笑,也吃起来。

赵小石已经吃嗨了,“阿姐,这个油辣子简直太好吃了,又香又辣,我再加一勺。”

赵二柱戳了戳他的脑门儿,“你个小吃货,这么夸张,不就是豌豆做的,有那么好吃?”

说完,也夹了一根裹着红油的凉粉尝了起来。

只吃了一口,赵二柱微皱的眉头就舒展开,接着双眼睁得老大,也不说话,不住地点头。


“多谢里正主持公道,家里还有地要翻,我们这就走。”

说完连忙拉着苟氏跑,苟氏没听懂话中话,还一边走一边回头骂:

“小蹄子,你等着,你婚书还在我手上呢。”

见二人狼狈离去,在场的人都嘿嘿笑起来。

赵二柱也跟大家伙道谢,感谢大家仗义出手。

吴里正脸一板,“好了,一个个的,都是当爹娘的人了还这么冲动,真惹出人命官司来,家还要不要了?”

一个汉子叫道:“放心吧吴叔,我们知道轻重,跑上门儿来欺负咱们石磨村,谁能忍?”

吴里正也笑了,“也是,平日村里人鸡毛蒜皮吵吵嘴我可以不管,外村人敢来欺负咱们村,那必定不行。”

“散了吧。”

吴里正一挥手,围观的村民就都回去了。

又转身对赵老头道:“赵老弟,那日你说起你孙女的户籍书的事,要补制的话就交十文钱,下次我去领月补的时候就帮你交给官府。”

里正不是朝廷官员,只是由村民选出来,再由知县审核指任的。

配合官府管理村里的户籍人口、催纳赋税,每个月有300文的补贴。

赵老头正准备回去拿钱,赵巧菱道:

“里正爷爷,我再找找吧,说不定是塞到哪个柜子衣堆里了,若还是找不到,明日再去找您交补制的费用。”

“也行,随时来找我就行。”说完,吴里正也背着手离开了。

赵巧菱心想,虽然户籍书交给姐姐去解决了,但过两日还是要去找一趟里正爷爷。

这个石磨村,想不到村民们这么团结,虽偶尔也有吵闹纠纷,但是大体上还是很好的。

谁家有事,都会赶去帮衬。

她已经打定主意,要把狗爪豆的事情告诉里正,让大家都摘。只是在此之前,要先把自己家的囤够。

为人也不能舍己,得自家够了,才帮扶别家,无可厚非。

……

见所有人离开,刘桃花关好院门,一把拉过赵巧菱,“菱儿,婚书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赵老太也满脸着急,“菱儿,快说说。”

赵巧菱便把之前苟氏如何带她去和宋家的傻子相看,如何哄骗她签下婚书,阿姐如何劝阻她,通通说了个干净。

赵二柱气得咬牙,“孙家那几个遭瘟的,我们捧在掌心长大的女儿,他们竟然想骗回去卖了换聘金。”

杨氏冷不丁来了一句:“所以你当时是发现了孙家的算计,才翻墙跑回来的吧?如果他们找的不是大傻子,你就真嫁了?”

赵巧菱脸色一尬,心道你们听我狡辩,却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实在是原主给她的锅太黑,她要刷白不容易。

赵老太瞪了杨氏一眼,“就你聪明,菱儿还小,被那一家子狗东西算计,也情有可原。如今菱儿已经幡然醒悟,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。”

刘桃花一阵后怕,“幸好,他家那歹竹林里出了根儿好笋,要不是你姐,你就栽到火坑里了。”

“娘,那菱儿已经签了婚书,怎么办呀?宋家会不会到日子了过来要人?”刘桃花没了主意,盯着赵老太。

赵老太道:“不用怕,别说宋家是跟孙家搭线定的亲,就算是来咱们家三书六礼定的亲,只要没有成亲礼成,都是可以退亲的。”

又转头问赵巧菱:“菱儿,除了婚书,你们交换庚帖没?”

“换了……”

“你的庚帖是谁拟的,上面的生辰八字、家族谱系你看没看?”

“苟氏找的媒婆起的,孙家三代情况都写了。”

“那就得了,你的户籍一直在咱们石磨村,那庚帖和婚书没用,就算宋家告到衙门都不占理。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