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老朱假死后,我登基哄堂大孝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今年不当菜鸟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朱元璋突然的一句,却是让蒋瓛整个人都为之一愣。“陛下?您是说允熥殿下?”蒋瓛小心翼翼的询问着。如今,在太子、秦王、晋王都已去世之后。至少在蒋瓛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眼中,以如今大明的局势,能够有资格争夺那个位置的,无非也就两人。一个就是皇孙朱允炆,另外一个自然就是燕王朱棣了。至于朱允熥?说句不好听的话,如果不是朱元璋突然提起,就连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,都快忘了大明还有朱允熥这号人物了......”原因无他。相比于活跃的朱允炆,朱允熥实在是太过的低调了。低调到,近乎所有人的都要忘记他的存在。朱元璋静静的瞥了蒋瓛一眼,并没有说一句话。而很快,他便从蒋瓛的口中,得到了自己的答案。“启禀陛下,在这几日之中,允熥殿下并未出得宫门一步,也并未接见...
《大明:老朱假死后,我登基哄堂大孝全局》精彩片段
朱元璋突然的一句,却是让蒋瓛整个人都为之一愣。
“陛下?您是说允熥殿下?”
蒋瓛小心翼翼的询问着。
如今,在太子、秦王、晋王都已去世之后。
至少在蒋瓛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眼中,以如今大明的局势,能够有资格争夺那个位置的,无非也就两人。
一个就是皇孙朱允炆,另外一个自然就是燕王朱棣了。
至于朱允熥?
说句不好听的话,如果不是朱元璋突然提起,就连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,都快忘了大明还有朱允熥这号人物了......”
原因无他。
相比于活跃的朱允炆,朱允熥实在是太过的低调了。
低调到,近乎所有人的都要忘记他的存在。
朱元璋静静的瞥了蒋瓛一眼,并没有说一句话。
而很快,他便从蒋瓛的口中,得到了自己的答案。
“启禀陛下,在这几日之中,允熥殿下并未出得宫门一步,也并未接见任何人,一直都是在自己宫中,为陛下祈福......”
此话一出,朱元璋眯着眼睛,轻轻抚动下颌的白须。
一双本来冰冷的眼神中,闪烁着一阵的思索:“为咱祈福?”
突然,朱元璋是轻轻的笑着:“这小子这些年来,一直不争不抢,直到如今,依旧不肯露出哪怕一次獠牙吗?”
“咱这位孙子,还真是纯孝呢......”
话虽然是这么说着,但是蒋瓛却能感觉得到,朱元璋的话语中,带上了一阵明显的失望。
毕竟,和燕王还有朱允炆那几乎明眼就能看出来的野心相比。
朱允熥的表现,实在是太过“正常”了。
正常到,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对皇位有想法的人该有的表现。
说好听一点,朱允熥这是“纯孝”。
但若说难听一点,那便是......
“烂泥扶不上墙......”
“终是如此么?”
朱元璋闭着眼睛,不住的喃喃着。
“陛下......”
蒋瓛跪伏在地上,言语间已经带上了一丝犹豫之色。
而朱元璋只是瞥了蒋瓛一眼,自然能看出蒋瓛的犹豫:“有何事便说......”
得到蒋瓛的许可,这边的蒋瓛低着头,终于是一字一句道:“还恕微臣无状......”
“如今大明好不容易安定下去,陛下如今这一举,恐怕......”
朱元璋无所谓的笑道:“你是想问,为何好端端的,咱为何要假死吧?”
对此,蒋瓛自然是不置可否。
然而下一刻,朱元璋的话却是让蒋瓛险些吓破了胆:“若不如此,你说说咱该选谁为储君啊?”
一句话,蒋瓛便已经是冷汗淋漓。
选谁为储君?
这些话,真的是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能回答的吗?
“臣......臣惶恐!”
看着把脑袋按在地上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蒋瓛。
“怎么?咱又没有问责于你,缘何如此?”
朱元璋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。
而后,就连他自己的的脸上都是带上一丝迷茫。
“蒋瓛,不仅仅是你,就连咱如今都还不知道,这储君到底选谁为好......”
“本来,咱是欲以允炆为太孙的,但是......”
朱元璋低着头:“近年来,他和吕妃做的一些事情,实在是让咱有些寒心。”
“如此无容人之量,容真以其为后继之君,他当真是能善待他的叔叔和兄弟们吗?”
良久,这紫金山上,便传来朱元璋的一声叹息。
随着朱允熥的到来,让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,本来完美无瑕的伪装,早就出现了一丝破绽。
他和吕氏一次又一次暗中针对朱允熥的举动,自以为天衣无缝。
却不知,这一切的一切,都被朱元璋看在了眼里。
所以,自朱标薨逝之后。
朱元璋便没有如同历史上一般做出选择,作为草根平民出身的皇帝。
朱元璋对于血脉亲情,有着迷一般的执着。
在这样去的情况之下,便有了此次朱元璋的假死。
“咱不能见到咱百年之后,朱家人的手上,会沾着咱朱家人的血。”
“若如此,即便再百年之后,又有什么脸面去见妹子和标儿?”
朱元璋的嘴里依旧念念有词。
但所说的那些话,却是让一旁蒋瓛的额头上,有淌过不知道多少冷汗。
所以,这些话真的是他一个人就能听的吗?
好在,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于他。
只是朝着蒋瓛挥了挥手:“让锦衣卫继续严密监视,有任何风吹草动,都要来汇报给咱!”
听得这一句,蒋瓛如蒙大赦的抬起头来:“遵命!”
很快,蒋瓛急匆匆的离去了。
而朱元璋整个人的目光,依旧紧紧的盯在金陵城所在的方向,那目光中带着不解和探究:“标儿啊......莫非是你看错了?”
“那小子,真有什么过人之处?”
......
而此刻,紫禁城中。
自朱元璋“驾崩”之后,整个紫禁城都是直接戒严。
一道道的身影,疾步的朝着奉天殿赶去。
但无一例外的,都是被拦在了殿外。
而此刻的东宫中。
身为太子侧妃的吕氏,此刻却颇有些神色恍惚,她看着面前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大许多的儿子,犹豫道:“允炆,这样当真能行吗?”
听得此言,朱允炆转头,神色间却是带上了一丝疯狂:“母妃,如今皇爷爷已经驾崩,事已至此,我们还有什么退路吗!?”
吕氏依旧忐忑:“可......这毕竟是假传遗昭,你这是造反啊!”
“你皇爷爷他,本来就没有立下遗昭。”
“吾儿,你如今所为,乃是假传遗昭,若事情败露......”
吕氏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的儿子会如此的疯狂。
就在刚刚,朱允炆告诉他,朱元璋传位于他的“昭书”已经“拟”好了。
可是,吕氏明明就知道,朱元璋在临终前,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昭......
也就是说,朱允炆准备假传昭书,直接篡位!
“此事实在是太过凶险,吾儿三思啊!”
吕氏说着这话的时候,整个人都在轻轻的颤抖着。以往的时候,她的确是望子成龙,因此而打压甚至不惜暗害朱允熥。
然而,这却并不代表着,吕氏有这个造反的胆子。而如今,朱允炆竟然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,打算通过假传遗昭,直接登基。
吕氏一回想起,历史上那些诸如赵高、胡亥这些私自篡位之人的下场,便感觉一阵的心惊胆战。
而这边,相对于害怕的吕氏,朱允炆则是满不在乎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癫狂了。
“母亲!如今我们还有什么退路!”
朱允炆此刻眼眶都是一阵的猩红:“难道说,吾等坐以待毙,就等着四叔或者朱允熥那个小畜生登基吗!?”
“以往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,母亲不会不知道。若等他们登基,哪里还有你我母子二人的活路?”
“儿这不是篡逆,儿是在自救!”
而大明宰相李善长,此时尚未入睡,而是起草写着一份秘报。
他有些苍老的面容上依旧精神矍铄,难以看出这六七十岁年纪该有的疲惫。
他非常体贴地让身边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.
灯油若是烧尽了,就自己添些灯油,一点也没有丞相的作派。
也不知道是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,学会了朱元璋的亲力亲为,还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需要他自己亲自来做。
在他的左手边,一副大明的地图压在镇纸之下,而这副地图,与朱允熥密室里的那副地图可以说是一模一样。
过了一段时间,李善长才把手中的这份递给朱允炆的密报写完。
他还在扮演着朱允炆潜伏在朱棣身边的角色,当着他的两面卧底生涯之旅。
周旋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,几乎是刀尖上起舞,但是谁也不知道,李善长究竟在为谁效力,又在谋划些什么。
随着房门吱呀一声响起,一个黑影悄然翻进李善长的居室。
一阵冰冷的穿堂风袭来,吹动李善长的衣袂与胡须。
李善长眼神微眯,看着眼前的黑衣人,房门此时已经悄无声息地关上。
面前的黑衣人没有说话,但是李善长也知道他是谁,这些年来,他一直通过眼前的这个黑衣人,跟他效力的那位传递信息。
黑衣人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。
“李大人,东西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李善长将手里的东西卷起来,郑重地塞到一封信封里,递给黑衣人。
“东西在这里,还请允炆殿下放心,我绝对不会辜负对他的诺言。”
黑衣人点了点头,将一封信纸递到李善长的手里。
“这是你接下来的任务,还麻烦李大人了,待我们的大业结束之后,你就是最大的功臣。”
李善长接过对面递来的纸张,对面没再说一句废话,就是悄然从李善长的房间里离开了。
李善长打开纸张,看着里面的内容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。
“还真是记仇,看来,那人要遭殃了,得罪殿下,这就是你的后果。”
李善长说完,将手里的纸张放到一边的蜡烛处,让其燃烧殆尽。
......
深秋山色萧瑟。
由于江淮地区刚下了一场雨,路上满是泥泞。
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,一串又一串的马蹄印留下,直通远处。
常升负责押解北征的粮草,作为常茂的后勤大部队,必须及时运到。
之所以会兄弟二人齐上阵是怕有其他的人进行掣肘。
要知道,一旦粮草供给出现问题,那么是会造成不小影响的。
可以说直接关乎到一场战争的胜负!
像常茂他们这样的将门子弟,行军打仗该怎么做都是非常明白的!
哪怕是厕所的安置都得亲自过问,是确定无误后才能够建造。
跟着他们的父亲常遇春南征北战,虽说没有立下如同先辈们的赫赫战功,但是也积攒了不少的打仗经验。
此时此刻的常升时不时地注意着附近,这里有很多的灌木丛,加上泥泞的山间小道,若是地方有伏兵,很容易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
“将军,您是不是太过小心了,怎么可能会有人偷袭我们的粮道,想必朱允炆还没有那么厉害!能够想到这一层!”
副将吴杰看到常升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,眼神当中满是不屑。
觉得对方实在是太过于谨慎。
在他看来,完全没有这个必要!
吴杰是黔国公吴复的儿子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的后代之一。
不得不说大明的二代还是很能打的,比如常茂等人,都不比他们的父亲弱上多少。
明初时期,尚武的风气依旧很盛行!
“吴杰!你也是宿将了,岂不知兵法上的道理!行军打仗,粮草尤为重要,怎么可能不做防备!”
听着对方的言语,常升的心中升起一抹的不悦来。
立马出言呵斥。
闻言的吴杰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,忽然,远处的马蹄声在众人耳边响起,由远及近,惊起山林中的鸟兽,四下飞散!
常升立马意识到了不妙,手持长枪,大叫道:“防守!防守!敌袭!”
一支兵马从山林里瞬间杀出,甚至全都是重甲骑兵,仿佛他们在此时等候多时了!
“这是......青州兵!”
常升戎马多年,各地有特征的兵马如数家珍,他立刻就认出了眼前的这支重甲骑兵来自山东!
其中为首一员将领冲出来,对着常升哈哈大笑。
“常升!你瞿能爷爷在此等候多时了!”
一马当先的瞿能手持大刀疾驰而来,一个斜劈向着常升砍来。
作为一个茅坑拉屎脸冲外的汉子,常升丝毫不惧,立马擎起手中的长枪进行格挡。
另外一边的平安也对上了吴杰。
双方你来我往,打的好不热闹。
“瞿能!你们家也是开国勋贵,何苦为朱允炆效力!”
常升奋力招架,试图劝降瞿能。
“允炆殿下才是正统,他朱棣窃国,人人得而诛之!我也是没想到,你竟然会为朱棣卖命!”
瞿能一边与常升打着,一边试图拉拢对方。
他们都非常清楚对方的能力非凡,一旦劝说过来,或许能够省去诸多的麻烦事。
常升辩解道:“非也,我不是朱棣的人!朱棣妄图控制允熥殿下,来让我们为之效力!他图的不就是我们两家相互争斗,从而两败俱伤!”
瞿能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情,所以继续想着劝降:“若是尔等此时投降,我想允炆殿下他日定会杀入金陵城,解救允熥殿下,这样岂不美哉!”
常升却不为所动,一支枪舞的虎虎生风,神出鬼没,可以看得出是深得其父常遇春的传承。
“恐怕我前脚投了,后脚允熥殿下立刻就会被朱棣杀死!”
瞿能见一时间拿不下常升,那边吴杰反而招架不住平安的攻势了。
平安放眼整个明初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,靖难时期,甚至曾经生擒朱棣。
同时平安也不像瞿能那般,过多地废话,他的眼里只有胜负,没有政治!
“可是......”
吕氏皱眉,刚想要继续说些什么。
但很显然,此刻早已经做好决定的朱允炆,是再也听不得半点:“我意已决,母亲不必再说了!”
“如今那满朝臣工,大都支持于我!更何况,母亲以为为我会没有万全准备,便行此事吗?”
伴随着朱允炆的这一句。
吕氏神色茫然。
却见得这边,一道身影缓缓自寝宫外出现。
而这一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曾经的大明丞相——李善长。
“李大人!?”
在看到李善长的一瞬间,吕氏便是一脸惊讶的瞪大了眼睛。
在李善长到来的一瞬间,她哪里还不知道些什么。
只是她万万没想到,朱允炆最后,竟然会和李善长联合!
作为曾经的大明丞相,李善长其实早在胡惟庸案爆发之前,便已经逐渐淡出了大明朝堂。
但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,曾经的大明文官之首。
李善长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,依旧是空前的。
“臣李善长,参见太孙!参见太子妃!”
一见了朱允炆,李善长没有丝毫犹豫,便是朝着朱允炆恭恭敬敬的行礼。
朱允炆一脸得意的扶起了李善长:“当不得相国如此,当不得老相国如此......”
“眼下,吾还不是储君,怎么可以称太孙呢?”
话虽然是这么说着,但朱允炆的动作和表情,可没有显示出半点的抗拒,显然对李善长的称呼很是受用。
而李善长这等人精,自然也就顺坡下驴:“有陛下遗昭在此,谁说殿下不是储君了?”
“待会等到遗昭公布,恐怕老臣就等称呼殿下为陛下了。”
一句话后,朱允炆朗声大笑:“爱卿,待会儿的话,那便待会儿再说吧!”
李善长对此,却是笑而不语:“如今朝中大臣,大半都支持殿下。”
“如今能和殿下争位的,也就燕王了。可他远在北平千里之外,一时半会还赶不回来。”
“只待遗昭一出,何人能和殿下相争?””
“事成之后,殿下就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帝了!”
那一声声的呼喊,仿佛有无穷无尽的魔力一般。
而朱允炆脸上的神色,则是愈加自得和狰狞:“那一切,就得仰仗丞相和诸位臣工了。”
“那一切,就按照我们此前的计划行事?”
很快,李善长便是直接点头到道:“不错,眼下,殿下最重要的就是在陛下停灵结束前,当着百官的面,公布这份遗昭,以顺利登上大位!”
顿了顿。
李善长将目光望向紫禁城之外:“这第二嘛,待得殿下登基之后,自然就是要开始削藩了!”
当李善长把这个问题抛出之后。
朱允炆笑着望向李善长:“削藩之事,齐泰和黄子澄到时候都会配合丞相。”
“只要削藩一成,那些藩王们便再也没有造反的能力了。正好借着这个机会,将其一网打尽!”
说着这些话的时候,朱允炆的眼眸里满是兴奋之色。
李善长笑着点了点头:“特别是为首的燕王朱棣,待得他前来之后,殿下一定不能放他离开金陵!否则,便是放虎归山!”
“明白明白!”
朱允炆再一次的点了点头:“众藩王之中,便以燕王的威胁最大!自然是要先行除去他!”
“不对!”
“还朱允熥那个孽种!”
朱允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,嘴角带上了一丝狞笑:“等我登基之后,定要他知道,和我作对的下场!”
......
而此刻。
朱允熥的寝宫之中,这几日一直在为朱元璋祈福的朱允熥,缓缓的舒了一口气。
“殿下......”
身后一声呼喊。
朱允熥头也不会,直接询问:“让你查的东西,如何了?”
“老头子是真的驾崩了?”
“那遗体和陛下的样貌一般无二,但不排除有替身的可能性。”
朱允熥点了点头,眼神中闪烁着思索:“那锦衣卫呢?”
“锦衣卫那边有何异动?”
片刻之后,那声音再一次的响起。
“蒋瓛身边安插的几人,在这段时间都是被拔除了......眼下他的行踪,我们还掌握不到。”
朱允熥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,只是皱着眉头,望向奉天殿所在的方向:“希望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吧。”
“东宫那边情况如何了?”
“李善长前不久,秘密前往了东宫。”
朱允熥微眯着眼睛:“李善长和朱允炆吗?”
“没有想到,这位老相国啊,明明逃过了一劫,为什么又要搀和此事呢?”
朱允熥穿越所带来的影响之一,便是李善长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,遭到胡惟庸案的牵连,被直接处死。
一直好好的活到了现在。
只是朱允熥没有想到。
这位老相国,明明已经逃过了死劫。
却还硬是要来横插这一脚。
“何必让自己晚节不保呢?”
朱允熥摇了摇头,而后望向了奉天殿所在的方向,脸上的表情瞬间冰冷无比!
“好戏,也是时候开始了。”
朱允熥一步踏出。
寝宫门大开,阳光映照在身,仿佛为他的身上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外衣。
......
而此刻。
紫金山上。
蒋瓛照常将锦衣卫查探到的所有消息,汇报给了朱元璋。
只是这一次,他的神色带上了一丝忐忑。
“你是说,李善长不久前在东宫和允炆秘会?”
伴随着朱元璋淡淡的一句询问。
语气虽然平淡,但蒋瓛已经能听得出那询问中隐藏中深深怒火。
蒋瓛把头紧紧低下,连忙道:“不久前,他才刚刚离开东宫。”
“这老不死的东西!”
朱元璋一声轻笑:“咱好心留他一命,放他颐养天年,如今却还不死心?”
朱元璋说着这话的时候,蒋瓛已经能感受得到那言语中潜藏的深深杀意。
“行吧,第一条大鱼冒出来了,等一切尘埃落定,咱再慢慢收拾他们!”
“蒋瓛,你先下去继续探查吧。”
只是朱元璋的话音刚落。
却听得这边,蒋瓛深呼一口气,是缓声道:“陛下,还有一件事。”
“是关于允熥殿下的......”
朱棣此时的脸色才有所松动,但是依旧没有让朱允熥起来的意思:“郑国公与殿下舅甥情深,等待郑国公出征,多多与郑国公通信,询问前线战事才是,别让郑国公累坏了身子!”
朱允熥自然明白了朱棣此言的意思。
对方是想让朱允熥通过写信让前线的常茂知道,他在朱棣手里,若是常茂敢有什么异动,朱棣第一个杀的就是他!
“陛下说的是,等到郑国公出征,我必定多多写信,询问他的身体状况!”
朱棣见此,也算是恩威并施了,他点了点头,朱允熥这才敢站了起来。
“陛下,臣告退。”
朱允熥小心翼翼地拉着赵有容的手离开了慈光殿。
帝王之心,果然深不可测,朱允熥这也算是第一次领略到了朱棣的天威。
此时,天边霞光渐满,落日欲溶,从生死关走了一遭的二人,也终于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。
“有容,你去帮我煲碗汤喝,然后跟岳父大人报个平安,我们被陛下召见这件事,想必很快就会被一些人知道,我怕岳父大人担心。”
赵有容点了点头。
正如朱允熥所料,他们被召见这件事,很快相关人士全部知晓,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。
在军中正在阅兵的常茂知道了,也是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,不过听到朱允熥安然无恙地走出了朱棣的寝宫才松了一口气。
“郑国公不必多心,这也是陛下体恤关心皇太孙,你尽管明日好好地出征便是,若是能够将逆贼叛党尽皆缴杀,允熥殿下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。”
常茂身边,一个提着公鸭嗓的公公说道。
此人标准的宦官打扮,也是此次常茂随行的监军,属于朱棣的心腹王恩。
常茂岂能不知道这是朱棣在威胁他,让他投鼠忌器。
本就是直心肠的常茂说道:“不必王公公提醒,此战行军路上漫长,王公公还是好好地担心担心自己吧!”
常茂转身而去,只剩下王恩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了一声。
暗室内,朱允熥面前打开一则密信,看完密信的内容后,将之放到一旁燃烧着的烛火处烧了。
“四叔,好戏才刚刚开始,不知道接下来我给你的这个惊喜,还喜不喜欢?”
燃烧着的烛火映照着朱允熥有些阴冷的面容,在暗室中遽然熄灭。
......
济南府
朱允炆一干人等仓皇跑到济南之后,可谓是狼狈不堪。
安顿了下来,济南府相铁铉无比郑重地接待了朱允炆一行人。
听到朱允炆所说的朱棣罪行之后,铁铉更是直接暴走,那须发都快像是钟馗一般,爆炸了开来。
“燕王简直大逆不道!那李善长分明就是勾结蓝玉!假托矫诏,夺取皇位!”
铁铉激动地说着,唾沫横飞。
他是一个非常铁杆的正统拥护者。
朱元璋若是殡天,那必定是太子继位,太子若是也死了那必定是皇太孙,怎么也轮不到朱棣来做!
朱棣手里的那封诏书,没有多少可信度!谁也不会信那是皇帝临终遗诏,这东西,有没有都一样,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。
朱允炆终于在铁铉这里找回了自己身为皇帝的优越感。
铁铉一口一句陛下叫得他颇为舒坦,大有把铁铉封为宰相的冲动,对他大呼忠臣!
“陛下且放心,在这济南府,您可尽情居住,臣下这就吩咐下去安排人打造行宫,接下来,我们就发布诏书昭告天下,令天下诸王讨伐燕竖的不臣之举!”
朱允炆听了,简直要对铁铉竖起大拇指。
此时一旁的杨士奇说道:“陛下,臣有一计,可令朱棣不再如此猖狂!”
对于这个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翰林院编纂,朱允炆也是颇为看好,他的身边正好缺一个谋主,朱棣有姚广孝,李善长之流,他也应该有个商量事情的人才是。
黄子澄、齐泰等人太过书生气,而杨士奇机敏有余,又见多识广,是个好苗子。
“东里不知有何见解,速速说来。”
杨士奇正言道:“朱棣次子朱高煦如今封地就在山东之地,我们何不直接擒下朱高煦,令朱棣投鼠忌器!”
杨士奇此言,令几人都有些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唐仲实此时说道:“不可!先不说这样会不会惹怒朱棣,若是这样做,与小人何异?我们原本占据的道义会立刻化为乌有!”
杨士奇却反驳道:“纵使唐尚书说的有理,你怎么会不知道朱高煦会前来攻打我们?我们主动出击,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!”
朱允炆此时心里早就对朱棣恨的牙痒痒,听闻朱高煦如今就在山东境内,恨不得立刻把他抓来,生吞活剥!
“俞通海!给你两万兵马,去把朱高煦给朕请来!”
俞通海也是老臣了,如今看到为了一个皇位,朱家子孙手足相残,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:“陛下,唐尚书说的有理,那毕竟是您的兄弟,何必作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来?”
杨士奇冷笑一声,不依不挠道:“先做出这样事的,不是我们,是燕王!”
朱允炆此时已经听不进去其它人的劝谏,对着济南守将谢贵道:“给我带兵前去给我把朱高煦给朕捉来,朕封你为大将军!”
济南府的这些人平生没得到过什么功劳,如今听说有这样的机会,自然是跃跃欲试。
朱允炆却不察此时的杨士奇嘴角处,浮现一抹奇异的笑容。
“陛下!金陵方向有变!朱棣派遣郑国公常茂率领大军前来讨伐!”
这则消息伴随着一个慌乱的小宦官传到这里来,朱允炆等人皆是坐不住了!
“谁?常茂?他不是朱允熥的人吗?怎么会为朱棣效力?”
朱允炆等人一时间大为不解。
还是杨士奇老神在在:“这想必是朱棣的驱虎吞狼之计,为的就是我们与常茂自相残杀!削弱陛下与允熥殿下的实力!”
“朱棣,实在可恨!”
朱允炆反应过来,不禁破口大骂。
“诸位,谁可敢去与常茂一战?”
朱允炆目光扫下,不少人都有些发怵。
人的名树的影。
对于常遇春的后代,他们没有十足的信心。
杨士奇却道:“陛下,我有一计,可令敌军不攻自破!”
一语话闭,拉着赵有容的手告退,却并没有着急返回寝殿,反而七拐八绕地来到了后宫。
“殿下,我们要去哪里?”
看着位置有些超乎想象,赵有容不解地问着朱允熥。
“你傻了,我们有多少日子没去拜祭皇祖母了?而且,也有些日子没来后宫报平安了。”
一边走着,朱允熥一边不经意地说道。
虽然话是如此这般说的,但是赵有容总感觉对方是有别的意图,她记得自己的夫君可是不这样的。
对方没有说的意思,赵有容也没有多问,夫为妻纲,这是她一直恪守的一点。
一路跟着,前来祭拜他们的皇祖母。
朱允熥其实是个非常有孝心的皇孙,以前朱允炆都没有怎么认真地前来祭拜过马皇后。
朱元璋“在世”时,就和马皇后十分地恩爱。
马皇后先朱元璋一步离世之后,他更是悲痛欲绝,脾气肉眼可见地暴躁了不少。
在那之后,朱元璋面前,关于马皇后的事所有人更是讳莫如深。
每逢每月十五,宗族内的子弟必定都会斋戒,前来看望马皇后,烧香礼拜。
朱元璋活着的时候,这些朱氏的宗族都还表现的挺好,一副兄友弟恭、仁孝宽爱的样子,经常来到马皇后的灵牌前,烧香礼拜。
可是,这先皇驾崩之后,平日里来看马皇后的人也少了,由此可见,并没有多少人真情实意地来祭拜马皇后。
朱允熥和赵有容就像是寻常夫妻那般,来到马皇后灵前,朝着马皇后的灵位行了宗族之礼。
他们夫妻二人双双跪坐在马皇后的灵位前,就像是祈求保佑一般。
这时,老臣梅思祖带着梅殷以及宁国长公主朱照容也前来祭拜。
见到朱允熥夫妇,他们也是有些惊讶。
“见过殿下。”
朱允熥此时回过头,见到是梅思祖一家,也客气地还了一礼。
“没想到竟然能够在此处遇到姑母。”
朱允熥所说的姑母,自然就是宁国长公主朱照容了。
朱照容可是朱元璋的嫡长女,也就是马皇后的第一个女儿,在后宫之中颇有地位。
就连朱棣也要给朱照容几分薄面。
“允熥,你四叔没有为难你吧?”
朱照容有些心疼的看着朱允熥,这个打小身体就不好的侄子,所有的皇孙中,她最看好的也是他。
奈何世事无常,竟然出了这样的变故。
“承劳姑母挂心了,四叔并没有为难我们,只是略微提点了一下。”
闻言后的朱照容依旧是有些不放心道:“如今你四叔登基为帝,根基未稳,难免有些疑神疑鬼,再加上此时有小人挑拨,你们难免有些防不胜防。”
对于这个姑母如此的挂怀,朱允熥还是心里感到暖洋洋的,毕竟,这后宫之中真正对他好的,不求回报,只是亲人之间的关心的话,恐怕也只有对方了。
“多谢姑母牵挂。”
一旁的梅殷把目光看向赵有容问道:“不知道令尊可从天牢里解救出来了?”
点了点头,赵有容声音柔和:“陛下已经饶恕了父亲的失礼,承蒙天恩仁厚,父亲克日前往皇陵守丧。”
梅殷微微一怔,对朱棣的这个处置有些意外:“竟然是去守皇陵么?”
对此众人都没有纠结什么。
拉着赵有容的手,进一步向前,朱允熥对着朱照容说道:“今日既然见到皇姑母,我有一事相求。”
朱照容大概已经猜到了自家侄儿想要做什么,问道:“可是让本宫好好地保护有容,带到身边教导?”
展齿一笑,朱允熥脸上噙着笑意:“皇姑母明鉴,洞晓天机,知道侄儿心里想法,允熥佩服。”
闻言之后的朱照容笑骂道:“知道你心疼有容,只是没想到你小子竟然也会拍这样的马屁了。”
说完这些话语,她拉过赵有容的手,道:“来本宫的仁寿宫好了,你在允熥身边,难免有些想对允熥使绊子的人,不好对他下手,从而选择对他身边的人下手,此次你父亲的这件事就是个例证,你若是在本宫这里,定不会让你受到这样的委屈。”
赵有容知道这也是为了她好,为了朱允熥好,于是点了点头。
“多谢皇姑母。”
朱允熥一脸煦朗道:“有容,在皇姑母这里,好好学习,多跟皇姑母说些话。”
赵有容看着朱允熥,有些依依不舍:“知道了,殿下。”
跟朱照容一家告别,朱允熥只身返回了宫中,再次来到暗室。
十一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后。
“殿下,附近已经查过了,没有人跟踪。”
朱允熥点了点头,此时他不再是先前那副儒雅随和的样子,反而有些阴戾狠辣,像是一只不能随便招惹的枭狐。
“王聪此仇,必报之!”
十一已经见识过自己主子这副模样了,上一次让自家主子露出这副表情的人,墙头草如今已经都有两米高了。
可怜那王聪还不知道自己招惹了什么样的存在,以为得罪了朱允熥,还什么事都没有,在那巡防营喝酒唱曲!
“此事不急,过于急躁,会让朱棣怀疑是咱下的手,过段时间再解决王聪。”
十一明白自家主子爷的意思,想必他自己已经有了解决王聪的办法了,自己照做就行。
“梅殷如今还在宫中担任闲职,想办法把梅殷弄到实权上,再让他和王聪产生嫌隙,咱要借梅殷,以及宁国长公主的手,彻底除掉王聪,让他不得好死。”
没想到朱允熥刚和宁国长公主见了一面,就想着把他们利用上了。
二人渐渐地在密室密谋完,已经快到天黑。
......
李善长府邸
自从朱棣入主宫中以来,作为朱棣头号大功臣的李善长可以说是炙手可热,大有杜甫诗中所言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!”
夜下悄寂,四下无人。
只有略微的虫鸣在幽暗处响起,此时,李善长府邸中所有人几乎都已经睡下了,只有极少数的几间屋子内还亮着灯光,
最新评论